新聞中心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上頜竇惡性腫瘤的診斷
上頜竇惡性腫瘤的診斷
更新時間:2016-05-19   點擊次數:817次

    上頜竇惡性腫瘤早期因無何症狀和體(ti) 征而難以確診,至晚期待各種症狀明顯時,診斷多無困難。近年來由於(yu) 高分辨率的CT及MRI影象檢查逐漸普及和多視角的鼻竇鏡臨(lin) 床應用,對早期發現鼻竇腫瘤已成為(wei) 可能。凡中鼻道發現腫物和景象提供竇內(nei) 占位病變,都應盡早取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查。為(wei) 了正確認識上頜竇惡性腫瘤的生物學特征,以便於(yu) 定位診斷、選擇術式及估計預後,現介紹幾種上頜竇癌定位方法及分級。
    1.Ohngren法  自內(nei) 眥和下頜角之間作假想斜麵,再於(yu) 瞳孔處作假想垂直麵,將上頜竇分為(wei) 4個(ge) 象限。前內(nei) 象限生長的腫瘤易侵入篩竇,而產(chan) 生鼻部症狀和內(nei) 眥部腫脹。後外象限腫瘤晚期易破壞後壁,侵入翼上頜窩和翼齶窩,也可進一步破壞翼齶窩頂,或進入顳下窩而累及顱中窩,病人可出現張口困難、顳部隆起、頭痛和耳痛等症狀。位於(yu) 下部者,zui早可出現牙部症狀,如牙齦腫脹、牙齒鬆動脫落等。
    2.Sebileau法  自鼻中甲下緣作一假想水平麵,將上頜竇分成上下兩(liang) 部分。上部分腫瘤易侵入篩竇或眼眶,引起鼻部和眼部症狀。也可進一步侵犯顱底。發生於(yu) 下部者預後較發生於(yu) 上部者為(wei) 好。
    3.Lederman法  自眶底和上頜竇底作二橫線,另從(cong) 兩(liang) 側(ce) 眶內(nei) 壁經鼻腔底作兩(liang) 垂直線,即將上頜部劃分為(wei) 上、中、下部。垂直線為(wei) 篩竇、鼻腔與(yu) 上麵頜竇的分界線。鼻中隔自然分隔兩(liang) 側(ce) 的篩竇及鼻腔。此分法主要優(you) 點是基本概括了全上頜部。上、中、下三部包括的解剖結構如下:
    (1)上區  篩竇、額竇、蝶竇(未侵及鼻咽部)、鼻腔嗅區(即中鼻甲以上部分)。
    (2)中區  外側(ce) 為(wei) 上頜竇,內(nei) 側(ce) 鼻竇的呼吸部,鼻前庭及鼻腔外側(ce) 壁(包括下鼻甲)。
    (3)下區  上頜竇底,鼻前庭,腫瘤同時侵犯上頜竇及硬齶,鼻腔底及硬齶,牙源性腫瘤。
    上頜竇惡性腫瘤的TNM分期如下:
    Ⅰ期  T1N0M0;
    Ⅱ期  T2N0M0;
    Ⅲ期  T1、2N1M0;T3N0M0已有淋巴結轉移,或可疑淋巴結轉移。
    Ⅳ期  T4N0M0,T4N1M0,T1、2、3N2M0、1。淋巴結轉移固定,或有遠處器官轉移。阪井等(1976)對上頜竇癌作如下分期:
    Ⅰ期  T1~2N0M0。
    Ⅱ期  T3N0M0。
    Ⅲ期  T4N0M0;T1~4N1M0。
    Ⅳ期  T1~4N2~3M0;T1~4N0~2M1。
    上頜竇惡性腫瘤的定位與(yu) 分級,是醫生對本病進行全身與(yu) 局部動態觀察之後,就診斷、治療及判斷預後等,而製訂出來的標準,可用以規範醫生的診斷和治療行為(wei) 。

 

推薦收藏該企業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