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ti) 缺氧 讓你膚色暗黃
煙酒、熬夜、環境汙染...都會(hui) 造成身體(ti) 缺氧,從(cong) 而引發皮膚缺氧。皮膚和人體(ti) 其他組織一樣也是需要從(cong) 血液中來提取氧,一旦身體(ti) 缺氧,會(hui) 導致皮膚獲取氧的數量減少。
雖然皮膚呼吸量僅(jin) 是肺呼吸量的1%,但是現代白領女性的辦公環境中含氧量要遠低於(yu) 一般室外空氣中的20% 的標準,所以細心的你也許會(hui) 發現,本來膚色不黑,也很注意防曬和使用抗氧化產(chan) 品,但是臉色卻時不時呈現“菜色",其實這就是源於(yu) 肌膚無法獲得必需的氧氣的緣故。
辦公室妙招 做“氧氣美人"
1、水杯不要離手。
身體(ti) 缺水會(hui) 導致血液更粘稠,有效循環的血量減少,流速相對減慢,血氧量也會(hui) 隨之下降,造成機體(ti) 缺氧。
專(zhuan) 家提醒,不管渴不渴,每天都要定時喝水,保證1200毫升左右的飲水量,讓血流帶著氧氣,自然、順暢地給機體(ti) 送去能量。
2、常吃補鐵食物。
鐵能增強血紅蛋白運輸氧氣的能力,平時可適當多吃些含鐵豐(feng) 富的食物,如瘦肉、魚類、雞蛋、菠菜、黑木耳等。
3、常做深呼吸。
研究發現,人在正常呼吸的情況下,每次吸進和呼出的氣體(ti) 量隻有400~500毫升,如果做深呼吸,男性可達3500毫升,女性可達2500毫升,人體(ti) 可以獲得更多的能源和氧氣。
4、少暴飲暴食。
暴飲暴食後,消化係統壓力很大,機體(ti) 便會(hui) 把更多的血液分配到胃腸,用來消化食物。這樣一來,其他組織的血液就會(hui) 相對減少,處於(yu) 缺氧狀態。
飲食的關(guan) 鍵是均衡,飯吃到七八分飽即可,晚上更要減少應酬。
5、每工作兩(liang) 小時休息10分鍾。
長時間精神緊張地處於(yu) 高壓工作狀態,大腦耗氧量會(hui) 隨之增加。如果身體(ti) 本就亞(ya) 健康,很容易出現供氧不足,造成頭暈、思維混亂(luan) 、工作效率下降。
專(zhuan) 家建議,工作壓力大的上班族,每工作兩(liang) 小時就得休息10分鍾,伸伸胳膊,抬抬腿,或站在窗邊看看遠方。
6、多做有氧運動。
運動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氧。當人體(ti) 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通過體(ti) 內(nei) 氣體(ti) 交換,可將一些致癌物質排出體(ti) 外。長期、規律地堅持慢跑、快走、遊泳等有氧運動效果更 好。
不過,專(zhuan) 家提醒,要避免運動過量,否則容易胸悶、氣喘等,導致大腦和心髒的缺血、缺氧。
7、綠植擺放到位。
在陽光照射下,綠植發生光合作用時,會(hui) 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但到了晚上,它們(men) 會(hui) 進行吸收作用,和人們(men) 爭(zheng) 搶著吸收氧氣。因此,陽台、大廳等陽光充足處適合擺放綠植,但臥室不放大量綠植,即使放,臨(lin) 睡前也搬出去。
吊蘭(lan) 、白掌、文竹、綠蘿等淨化空氣效果都不錯。另外,蘆薈如同“空氣監測器",一旦葉子呈褐色或有黑色斑點,就說明應想辦法改善空氣質量。
8、勤開窗通風。
60%以上的白領認為(wei) ,頭昏腦脹、思維遲鈍等大腦缺氧症狀由辦公環境引起。密閉的寫(xie) 字樓中人員密集,如不注意通風,室內(nei) 氧氣會(hui) 逐漸減少。
所以,每天應至少開窗通風兩(liang) 次,每次不少於(yu) 15分鍾。家中也應在空氣好時,每天早、中、晚各通風20分鍾,睡覺時別緊閉門窗。洗澡時,老人更應注意,密閉空間容易導致大腦缺氧而發生意外。
9、別忽視打鼾。
打鼾在我國的發病率是15%左右,每5個(ge) 打鼾的人就有1個(ge) 會(hui) 出現睡眠呼吸暫停。
造成打鼾的原因很多,應及時到呼吸科就診,並主動改善生活方式,多鍛煉,戒煙限酒。此外,腦梗塞、腦血栓等心腦血管疾病都會(hui) 導致腦組織缺血、缺氧,同樣需積極治療。
10、常給心理充“氧"。
節奏快,壓力大讓很多上班族內(nei) 心憋悶,心理“缺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