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常務會(hui) 議討論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修訂草案)》,強調健全風險監測、評估和食品安全標準等製度。除了高層重視外,行業(ye) 層麵也在不斷加強食品安全的檢測意識。
日前,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和法國農(nong) 業(ye) 、食品及林業(ye) 部聯合舉(ju) 辦、家樂(le) 福(中國)食品安全基金會(hui) 協辦的“中法食品安全研討會(hui) ”在北京召開,會(hui) 上食品可追溯係統成為(wei) 中法食品安全專(zhuan) 家熱議的焦點。分析人士表示,根據《國家食品安全監管體(ti) 係“十二五”規劃》的要求,未來食品汙染物和有害因素監測將覆蓋全部縣級行政區域,監測網點擴大到2870個(ge) ,預計將拉動食品檢測市場規模超過200億(yi) 元,年均複合增速超過50%。
當前無可回避的現實是,仍然有較多的食品添加劑尚無有效檢測方法來測定,這也意味著新的市場有待突破,新的檢測方法的突破或將助推檢測服務市場的擴容。僅(jin) 在衛生部2011年公布的《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和易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名單(第1-5批匯總)》中,在食品中可能違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質有47種,其中尚無檢測方法的約20種;在食品中可能濫用的食品添加劑品種有22種,其中尚無檢測方法的約有12種之多。
目前我國已製定公布了乳品安全標準、真菌毒素、農(nong) 獸(shou) 藥殘留、食品添加劑和營養(yang) 強化劑使用、預包裝食品標簽和營養(yang) 標簽通則等303部食品安全,覆蓋了6000餘(yu) 項食品安全指標。如果簡單按照美國農(nong) 業(ye) 產(chan) 值與(yu) 食品安全檢測的比例推算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2009年中國食品安全檢測市場約25億(yi) 元,預計到2015年市場規模將接近80億(yi) 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