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dong) 京大學日前發表一份公報稱,其研究人員發明一種生物標誌物檢測新技術,使癌細胞和流感病毒等生物標誌物的檢測靈敏度提高到此前的100萬(wan) 倍。這有助於(yu) 較早發現相關(guan) 疾病。相關(guan) 論文將刊登在《芯片實驗室》雜誌網絡版上。
抗體(ti) 抗原反應是指抗原與(yu) 相應抗體(ti) 之間所發生的特異性結合反應,抗原是血液中的癌細胞和病毒等產(chan) 生的特異性蛋白質,抗體(ti) 則指可與(yu) 相應抗原發生特異性結合的免疫球蛋白。
迄今,利用抗體(ti) 抗原反應進行生物標誌物檢測時,主要采用的酶連接免疫吸附劑測定法是將可溶性的抗原或抗體(ti) 吸附到聚苯乙烯等固相載體(ti) 上,進行免疫反應的定性和定量測定。不過由於(yu) 要在小型試管中操作,所以濃度被稀釋,靈敏度較低。
京大學教授野地博行領導的研究小組利用半導體(ti) 中常用的精密加工技術,在1平方厘米的玻璃上開出100萬(wan) 個(ge) 小孔,然後讓抗體(ti) 抗原反應產(chan) 生的分子流過,可以逐一捕捉到這些分子。在檢測前列腺癌指標“前列腺特異抗原”時,即使其濃度隻有傳(chuan) 統檢測法的百萬(wan) 分之一,也仍然可以被檢測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