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名】 Xī Hé Liǔ
【英文名】 CACUMEN TAMARICIS
【別名】 怪柳、赤怪柳、山川柳、三春柳、西湖柳、紅筋柳
【來源】 本品為(wei) 檉柳科植物檉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 的幹燥細嫩枝葉。夏季花未開時采收,陰幹。
【性狀】 本品莖枝呈細圓柱形,直徑0.5~1.5mm。表麵灰綠色,有多數互生的鱗片狀小葉。質脆,易折斷。稍粗的枝表麵紅褐色,葉片常脫落而殘留突起的葉基,斷麵黃白色,中心有髓。氣微,味淡。
【炮製】 除去老枝及雜質,洗淨,稍潤,切段,曬幹。
【性味】 甘、辛,平。
【歸經】 歸心、肺、胃經。
【功能主治】 散風,解表,透疹。用於(yu) 麻疹不透,風濕痹痛。
【用法用量】 3~6g。外用適量,煎湯擦洗。
【貯藏】 置幹燥處。
【備注】 (1)治療麻疹初起,透發不暢,臨(lin) 床常與(yu) 薄荷、蟬衣、升麻等配合應用。不論內(nei) 服、外用均可應用。
(2)澄檉柳始載於(yu) 《開寶本草》,僅(jin) 說性味甘鹹溫,並未說明它有透疹作用;明清以後本草書(shu) 中多說性味甘平或甘鹹平,並說能治“痧疹熱毒”,可見它的藥性是偏涼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