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拚音名】 Jī Nèi Jīn
【別名】 雞肫皮
【來源】 本品為(wei) 雉科動物家雞Gallus gallus domesticus Brisson的幹燥沙囊內(nei) 壁。殺雞後,取出雞肫,趁熱立即剝下內(nei) 壁(不要先用水洗,否則難剝離且易破碎),洗淨,幹燥。
【性狀】 本品為(wei) 不規則卷片,厚約2mm。表麵黃色、黃綠色或黃褐色,薄而半透明,具明顯的條狀皺紋。質脆,易碎,斷麵角質樣,有光澤。氣微腥,味微苦。
【炮製】 雞內(nei) 金:洗淨,幹燥。
炒雞內(nei) 金:取淨雞內(nei) 金,照清炒或燙法(附錄Ⅱ D)炒至鼓起。本品表麵暗黃褐色至焦黃色,用放大鏡觀察,顯顆粒狀或微細泡狀。輕折即斷,斷麵有光澤。
醋雞內(nei) 金:取淨雞內(nei) 金,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鼓起,噴醋,取出,幹燥。每100kg雞內(nei) 金,用醋15kg。
【性味】 甘,平。
【歸經】 歸脾、胃、小腸、膀胱經。
【功能主治】 健胃消食,澀精止遺。用於(yu) 食積不消,嘔吐瀉痢,小兒(er) 疳積,遺尿,遺精。
【用法用量】 3~9g。
【貯藏】 置幹燥處,防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