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角度裏氏硬度計是針對單角度裏氏硬度計而言的。目前市場上幾乎所有的裏氏硬度計都是單角度裏氏硬度計。其計算原理都是以衝(chong) 擊裝置(探頭)垂直向下為(wei) 依據的。所以,當變換角度測量時,計算出的裏氏值,遂著角度的不斷上揚,也呈現出不斷增大。同時,對於(yu) 不同硬度的材料,增大的幅度也是大不相同。例如:測試一個(ge) HLD750的試塊,垂直向下測時是HLD750,當變換角度成水平測試時,得出裏氏值是HLD757,比實際值高7個(ge) 裏氏值。同樣測試HLD530的試塊,水平測試時裏氏值是HLD542,比實際值高出12個(ge) 裏氏值。從(cong) 這個(ge) 例子可以看出,同一個(ge) 材料,變換角度測量後,測出的裏氏值不同。不同硬度的材料,變換同樣的角度測量,其裏氏值的變化程度也不相同。這就是所謂的單角度裏氏硬度計,即隻有垂直向下時計算出的裏氏硬度是真實的,其他方向的裏氏硬度值顯然都是不真實的。實際應用中會(hui) 造成很大的測量誤差。
為(wei) 了解決(jue) 這一問題,往往都是通過人為(wei) 補償(chang) 來消除測量中因角度變換而產(chan) 生的較大偏差,使之能夠盡量滿足精度要求。但是,這種人為(wei) 補償(chang) 也隻是一定程度上減少誤差,是不得已而為(wei) 之的一種處理手段,並不是根本解決(jue) 。裏氏硬度計上都有設置方向的選項,其實就是專(zhuan) 門為(wei) 彌補方向誤差而設計的人為(wei) 補償(chang) 程序。當需要按哪個(ge) 方向測量時,就在儀(yi) 器上選定哪個(ge) 方向,這樣計算出來的硬度值在經過儀(yi) 器事先設計好的補償(chang) 程序後,就可以滿足誤差要求了。這種人為(wei) 補償(chang) 在精度上是很粗糙的,每45度一補償(chang) ,對於(yu) 不同硬度的材料是每50個(ge) 裏氏硬度值做一次補償(chang) 。顯然,這種補償(chang) 既不是連續的,更不是線性的。如果,你的測量方向剛好是在22.5度,那你應該選擇哪個(ge) 角度的補償(chang) 就成了問題,同時,你的材料的硬度又剛好是在每50個(ge) 裏氏值補償(chang) 的中間值時,加之儀(yi) 器的係統誤差,其測量結果的精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近來國外也在力求不斷改進產(chan) 品的性能,使儀(yi) 器可以自動識別測量角度,並且將補償(chang) 的梯度經過簡單的數學處理後進一步縮小,降低了誤差範圍。但根本上還是換湯不換藥,隻是程度不同而已。
而全角度裏氏硬度計的誕生*地解決(jue) 了這個(ge) 問題,準確地說,全角度裏氏硬度計就不存在這個(ge) 問題,也就無所謂“解決(jue) "。全角度裏氏硬度計在任何角度上的測量都是滿足裏氏原理計算出硬度值,無所謂向上、向下或是水平,對同一個(ge) 工件不同方向得出相同的測量結果,極大地提高了測量精度。全角度裏氏硬度計的精度一般遠高於(yu) 單角度裏氏硬度計的精度,尤其是在不同方向上的測量。通常全角度硬度計的精度要≤±0.3%(HL=800時),重複精度在±2HL左右。
全角度裏氏硬度計是建立在全新的理論和計算方法上的帶有革命性意義(yi) 的產(chan) 品,標誌著我國裏氏硬度計的發展達到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