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氣候變化已成為(wei) 不爭(zheng) 的事實,也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重要問題。IPCC報告指出,近百年來,中國氣溫上升幅度大於(yu) 平均水平。由於(yu) 交錯帶氣候的過渡性和特殊性,形成風力侵蝕、水力侵蝕、重力侵蝕等,使得農(nong) 牧交錯帶的水土流失、環境惡化、沙塵暴頻繁等生態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並且在農(nong) 牧交錯帶內(nei) 形成了具有多種侵蝕力共同作用的風水蝕複合區。但目前氣候變化對風水蝕複合區的影響研究尚屬空白。
氣候變暖引起的蒸發加大,風速、大風日數增加,土壤表層水分散失虧(kui) 損致使農(nong) 田幹旱,荒漠化加速,原本水平低下、產(chan) 量不穩的農(nong) 業(ye) 麵臨(lin) 更大威脅。自然驅動因子將有利於(yu) 土壤侵蝕的擴大。
中國科學院寒區旱區環境與(yu) 工程研究所科研人員通過實地考察和對氣象資料地分析發現:風水蝕複合區是農(nong) 牧交錯帶中較為(wei) 敏感的區域,有著氣候地貌多樣化、侵蝕動力多樣化、生態問題嚴(yan) 重的特點。主要研究結論為(wei) ,風水蝕複合區隨著降水的增加而向大陸內(nei) 部移動;降水減少,則移動方向相反。氣候增加2℃、降水不變時,風水蝕複合區範圍向東(dong) 南擴張,北界移動相對較少,並將進一步加劇風水蝕複合區的土壤侵蝕。
本研究成果對後續相關(guan) 研究奠定了科學的理論基礎,對風水蝕複合區的環境治理及農(nong) 業(ye) 發展有積極指導意義(yi) 。